誤區一:環保材料=環保裝修
甲醛、苯、氨等是生產裝修材料時比不可少的原料,如果不使用這些原料,那么生產的裝修材料達不到基本的技術指標,而且成本非常高,用戶難以接受。環保材料只是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在國家規定的最高限量之內,并不是不含甲醛、苯、氨等有害物質。
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和使用何種裝修材料并沒有直接的聯系,而是和同等大小空間內污染源的多少有直接的關系,如果在一個房間內使用大量裝修材料,那么即使是環保材料也可能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超標;如果房間內使用很少的裝修材料,那么即使使用的是非環保材料,室內空氣污染也不一定超標。
所以專家建議家庭裝修的原則是輕裝修、重裝飾。
誤區二:裝修完室內空氣有污染,那我晾一段時間就可以了
這個說法其實并不全面,對于氨、苯這些揮發較快的物質,“晾屋”是很有效的方法,經研究,在氨、苯中度污染的環境,每天保持室內通風,可以在半年左右的時間,使室內的氨、苯污染達到人體可承受的范圍(是指超標但在國家標準兩倍以內,這個范圍對健康成年人一般不會造成危害,但兒童、孕婦、體弱及體質敏感的人除外)。但是對于裝修第一大殺手——甲醛卻沒有太大作用,因為甲醛的潛伏期在5~15年,而且甲醛大多存在于裝修材料內部,更不利于揮發,所以“晾屋”對消除甲醛污染幾乎沒有什么作用。
誤區三:我在房間內擺放橘皮、菠蘿皮、茶葉等土方法就能解決
這種方法是完全錯誤的!這些方法基本上和使用空氣清新劑治理空氣污染一樣,只是通過掩蓋氣味來提高人的舒適感,對降低空氣中污染物含量不但完全沒有任何效果,反而本身就是一種污染源。
有些植物對空氣中的污染有一定的治理效果,但是植物治理效果慢,而且室內擺放大量植物,植物會和人爭奪氧氣,所以用擺放植物的方法來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是不可行的。
誤區四:我家裝修完沒有什么味道,那么我的房間應該沒有污染
靠人的嗅覺來判斷空氣污染程度的做法是不科學的,在污染中,苯系物屬于芳香烴,有淡淡的香味,氨有臭味,甲醛是無色無味的,所以空氣中的甲醛含量是無法通過嗅覺來判斷的。所以,房間沒有異味不代表空氣是安全的。
——摘自互聯網文章
|